近年来,全球对区块链高度关注,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投资的热门领域,众多的科技公司从金融跨境贸易、医疗等多种领域跨入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可以说区块链是一项可能在新的领域带来重大变革的新的技术,可以在无限的互联网环境中建立一种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
如今,这项技术就被运用到了海关贸易上。4月17日,天津口岸上线区块链验证试点项目。这是国内第一个海关的区块链验证系统,也是继之前区块链发票应用领域后的又一个应用落地试运营,也是我国利用区块链在行政领域提高效率的又一次尝试。
据悉,此项目是国家部委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实际的一个项目。项目上线试运行后,将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天津口岸业务场景落地试验,服务范围涵盖天津海港口岸和空港口岸的监管部门、广大进出口企业、物流、认证及金融行业。
据了解,该项目选取天津口岸空运和海运两种业务场景进行试点。其中,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立足空运普货和B类快件;微观(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立足海运平行进口汽车,打造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完整业务链条。项目上线试运行后,将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天津口岸业务场景落地试验。借助区块链技术可溯源、不可篡改的应用特性,促进口岸相关信息共享共用,优化业务环节,打破信息孤岛,以思路创新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业务创新,最终形成工作新合力、产业新生态。
以首单申报区块链的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申报了一票“区块链”报关单,申报商品名称是“塑料框架”。机场海关关员介绍,“该票报关单的通关流程中,收货人——罗姆半导体公司、舱单传输人——国货航天津运营基地、报关行嘉里大通公司均在“区块链”中分别上链进行信息的交叉验证。收货人传输发票、装箱单和运单信息,舱单传输人传输舱单信息,报关行传输报关单数据。目前此票报关单中,包装种类、进境关别、贸易国、件数、商品名称、单价、币制和数量这8个字段参与交叉验证,预计后续会扩充至19个字段。”
相关数据由境内上链企业如实上传,在增加海关系统校验流程的同时,通过对于单据校验结果的识别,实现海关对于风险的精准把控。海关总署科技发展司曹泉告诉记者:“区块链技术应用将企业申报由‘自证’变为‘他证’。以往企业提交申请材料是由自己提供,也就是‘自证’,而通过区块链技术,海关获得企业材料和信用数据则是来自于企业生产制造以及上下游等合作单位,企业自己造假简单,但是这个链条上所有企业都能提供虚假信息则非常困难,这也加大了企业造假成本,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信息。这样一来,海关在通关速度上就可以进一步提高。”